300席龙舟宴开席!广州番禺板桥村千人共飨端午盛宴
发布日期:2025-06-27 21:46 点击次数:145
近三百桌宴席沿村道铺展,数千村民游客欢声笑语,百年古村以最隆重的仪式延续着五百年的龙舟情缘。6月5日,农历五月初十,时值芒种,番禺区南村镇板桥村委会旁的篮球场和乐交路上,一场盛大的龙船酬神晚宴热闹开席。金灿灿的烧猪、热气腾腾的盆菜、香脆可口的龙船丁依次上桌,村民们举杯相庆,欢声笑语在村落间久久回荡。

乡亲父老齐聚一堂共品龙舟盛宴。

千桌盛宴寄乡情
板桥村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北面,始建于宋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古时四面环水,村民靠木板搭桥与邻村相连,故得名“板桥村”。龙舟文化在这里扎根超过500年,早已融入村民血脉,成为独特的精神标识。每逢端午,盛大的龙舟活动便是村庄最隆重的庆典。

酬神晚宴是端午期间最隆重的一次村宴。
端午赛龙舟的热潮甫歇,坤甸木龙舟重新沉入涌底,板桥村依例举行盛大酬神晚宴,感恩神明护佑今岁龙舟竞渡安全、顺利结束。村民和远道归来的亲友欢聚一堂,场面比春节还要热闹。

板桥村龙船宴菜式丰盛。
宴席上的每道菜都承载着美好寓意:烧猪象征鸿运当头,白灼九节虾寓意生生猛猛,龙船丁寄望村落人丁兴旺。这些饱含深意的传统菜式,传递着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板桥村龙舟协会副会长廖嘉沛告诉记者,“每年我们都会邀请番禺大石河村村、海珠仑头村等兄弟村村民前来赴宴。在龙船上我们通过竞渡联谊,端午后我们在宴会里交流感情。”宴席间,村民之间觥筹交错,背后是难以割舍的村落情谊。

板桥村龙舟协会副会长廖嘉沛(左)与记者互动。
龙船饭不仅是一顿饭,更是展示乡村风情、彰显乡村建设成果的契机。今年,不少村民提前预定龙舟宴围餐,邀请村外好友来村共享盛宴。板桥村村委工作人员叶春花表示:“村民可通过购买龙船票每位80元,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宴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能沉浸式体验板桥村深厚的龙舟文化,感受板桥村的变化。

龙船丁是端午龙舟宴的特色菜,寓意人丁兴旺。
暮色渐浓,乐交路上的宴席仍人声鼎沸。孩子们在席间追逐嬉戏,年轻人举杯畅饮叙旧情,老人们含笑注视着这延续了五百年的热闹场景,古老的传统在烟火气中生生不息。

五百年龙舟情
数日前的农历五月初三,板桥村河涌两岸人头攒动。正午12时,鼓点雷动,百舸争流,龙船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在村民欢呼簇拥下,10条“兄弟村”的龙船相继靠岸,最远一艘是来自百里外的从化区。“老表相见,分外亲切”,村民们热情相迎,分食龙船饼、共尝龙船饭。每年端午时节,村内的2条传统龙舟也会启程前往番禺区、海珠区等友邻村落进行龙船探亲,维系情谊。

每年端午时节,板桥村的龙舟都会到番禺、海珠各处兄弟村趁景。(来源:番禺融媒)
据廖嘉沛介绍,板桥村第一届龙舟协会于2023年成立,为有序筹备龙舟活动,传承弘扬端午龙舟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现在板桥村有自己的龙舟协会,我们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让板桥村的龙舟越扒越快,越扒越远。”廖嘉沛的话语中透着责任与自豪。
龙舟在清澈的河涌内疾驰,南大干线上的车辆呼啸而过,川流不息,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面在眼前展开。

每年农历二月,板桥村会举办波罗庙会活动。(来源:番禺融媒)
除了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端午龙舟盛事,板桥村还积极组织“波罗诞”民俗文化节、“板桥村BA”篮球赛等活动。“波罗诞”游庙活动承载着村民对村落百年历史的记忆和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希冀。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板桥村的波罗庙会锣鼓喧天、醒狮舞动,村民游客穿梭在村落中,选购波罗鸡、祈福风车等传统手工艺品。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乡村文化内涵,进一步强化乡村文化软实力。

村貌焕新迎盛事
近年来,乘着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板桥村以建设“中国和美乡村”为总定位,实现了从“水乡古村”到“现代和美乡村”的华丽蝶变。
在河涌治理方面,板桥村扎实推进截污工程,实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同时,开展河涌两岸环境整治,因地制宜种植景观绿植,涌边护栏焕然一新,停车场规划合理,打造出水清岸绿的风光带,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板桥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由受访者提供)
村民海哥欣喜于村内的变化:“现在河涌更清澈了,河岸更加整洁,我们在涌里扒龙船也更方便了,来看我们扒龙船的人也变多了。”
近年来,板桥村成立和美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精心编制《南村镇板桥村和美乡村创建方案》,重点投入1800万元,实现了“四美”“三宜”“二园”的和美乡村雏形,全面提升村内公园、篮球场等基础设施,新增3500多平方米绿化和4个“口袋公园”,发展成果惠及村民。
板桥村村委工作人员叶春花表示,村容村貌的提升,也让更多的人愿意到板桥村租房生活,间接推动了板桥村经济发展。板桥村还入选了“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荣获“中国幸福村”广东省精品村创建村”等多项称号。

板桥村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由受访者提供)
村民黎叔在板桥村生活了一辈子,他说;“我现在吃完饭就带着孙子到村里的观光文化长廊走走,去河涌边吹吹风,幸福感越来越高。”村民百姓发出的由衷赞叹,正是板桥村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注脚。

板桥村的欢声笑语将年复一年持续下去。
村道旁新打造的岭南文化景观墙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与宴席上的欢声笑语共同诉说着一个千年古村在新时代的文化复兴与振兴图景。板桥村的龙舟竞渡和乡村振兴的鼓点,必将年复一年,更加响亮地敲响。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
摄影:南方农村报记者 吴秒衡(部分署名除外)
视频:南方农村报记者 巢芮
来源:南方农村报